精准扶贫更需关注“心理扶贫”
【摘要】贫困不仅表现为物质生活方面,更表现为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贫困与心理健康问题也显著相关。当前,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大部分农村贫困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不少农村贫困户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提高我国农村贫困户心理健康水平,应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构建完善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农村贫困户进行心理服务和支持、提高农村贫困户的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能力。
【关键词】农村贫困户 心理健康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贫困不仅表现为物质生活方面,更表现为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目前,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进行,大部分农村贫困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贫困家庭的精神文化和心理健康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提高,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适应。尤其是一些农村贫困户还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扶贫先扶志,育人先育心。扶贫,只有真正深入到贫困户的内心深处,触及灵魂,内外兼顾,才能真正做好精准扶贫,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农村贫困户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认知障碍。贫困户往往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知识,容易上当受骗,缺乏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有的贫困户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对贫困问题进行合理归因,往往将自身的贫困归因于社会,产生抱怨心理。贫困户长期生活在单一环境中,容易产生感觉迟钝、记忆衰退、思维迟缓和认知偏执等问题。贫困户对于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也不懂得运用科学的知识来理解。甚至个别贫困户出现了严重的幻觉、思维错乱等精神疾病。
情绪障碍。贫困户的情绪障碍表现在情感孤独、易怒、冷漠、抑郁、躁狂等方面。贫困户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心情抑郁、心态悲观。很多人甚至连最基本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都不会,只会用大量饮酒、吸烟、发怒等不良方法来缓解心中的压抑。一些贫困儿童常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失落感,留守老年人往往孤独感强、留守妇女往往情感压抑等等。
自我意识障碍。表现出自卑、自我矛盾、缺乏自我认同、缺乏自信和自我效能等心理问题。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使得贫困户及其子女存在自卑,贫困造成的自卑问题,对于贫困学生的影响更大,表现更为严重。在扶贫过程中,一些贫困生会拒绝救助,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贫困。甚至有些贫困学生还通过经常请客、穿名牌、购买高档手机等高消费方式掩盖自己的贫困。有的贫困户缺乏自信,过于担心挫折和失败,自我效能感过低,对于一些扶贫项目和措施缺乏投入和行动。
人际交往障碍。有些贫困户对人际过于敏感,过于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处于焦虑状态,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表现为不喜说话、不喜交往、沉默寡言等。贫困儿童以留守儿童居多,贫困儿童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远离父母,缺乏温暖,缺少沟通,个性孤僻离群,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农村贫困户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
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是造成贫困者心理健康不良的客观原因。很多贫困户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保障,不仅直接损害了贫困户的身体健康,也是贫困户产生不良情绪和不良心态的直接原因。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如果得不到保障,其心理需要更难得到满足,容易产生压抑、抑郁、绝望等心理。
贫困户因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表现出心理问题。许多贫困户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病残贫困户缺乏劳动能力,久病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而且使患者对未来生活丧失希望,无力改变现状。还有的贫困户长期患有慢性病,长期病痛的折磨,使其有轻生厌世的想法。有的贫困户患了比较严重的疾病,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由于自身无力承担,表现出对未来深深的担忧。
贫困户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表现出心理问题。爱与归属主要体现为亲人之间、爱人之间的关爱和支持。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贫困户,主要体现在农村留守老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三个群体中。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使贫困户性格孤僻、情感孤独、生活自闭。不少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学校里也缺少朋友。
贫困户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表现出心理问题。目前的商品经济社会,人的社会地位更多以经济状况来划分,生活富裕的家庭更容易得到尊重,贫困家庭容易受到他人的轻视。贫困户社交范围较窄,人际交往能力差。当贫困者面对多重挑战和持续的压力时,社会其他成员给予的往往不是尊重,而是蔑视;不是帮助,而是社会排斥。
文章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jkxlxzz.cn/zonghexinwen/2020/101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