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什么光棍都活得很潇洒,但衰老得很
单身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呢?
体验往往因人而异,对于当今社会中的单身者,必备技能与特征必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独自生活具备独自生活的能力与所有人际关系分离,无亲密关系具备极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心理数百万单身者了解彼此共同的孤单感受多数独自老去、死去无法忍受群体生活美国学者克里南·伯格,曾对三百多名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当代美国男女做过深度访谈,并得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在如今这个媒体无处不在、人与人高度紧密联系的社会中,独自生活令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更懂得精神满足的重要性。
如此看来,单身就意味着没有亲密关系的个体独居吗?
对,却不完全准确。因为,单身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它是社会整体发展到某种阶段,必然会出现的,阶段性的社会现象。
单身现象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一种隐性社会变革的开端。
这种隐性社会变革,当下并无明显踪迹可循。但在不远的未来,却可能成为社会生活主流。
比如当大数据AI社会来临时分,在人工智能时代全面迫近的前夜,人类隐隐约约开始提前适应并形成了这样一种存在状态:无需同类同居,亦不与同类共处,只在机器智能的辅助之下,就能生活如常,使人生保持常态。
这样的人生可能吗?
可能。
正如谷歌人工智能首席专家所预测的那样: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人类一定会实现长生不老。
但长生不老的方式,却并非是纯粹的肉身模式,而是以半人半机械的方式呈现。更有一种更理想的可能状态是,一旦人类进入到完全抛弃肉体的时代,未来人只需要将个体意识复制到崭新的机械身体上,通过意识控制机械身躯,人类就可以实现永生。
听起来让人兴奋对吗?但以上对未来社会的想象,跟我们今天要说的单身与单身社会现象,又有什么关联呢?
自然有,而且非常大。
想象一下,当人类进入以脑机接口形式、意识大脑控制机械身躯的未来时代,作为曾经以胎生方式出生繁衍的人类,将不再需要进行以身体接触为前提的性繁殖,进而不再需要以夫妻双方紧密捆绑的固定家庭模式,养育人类后代。
尽管人的意识会继续恋爱缠绵,但为养育后代为主要目的的家庭、婚姻制度,也许会因丧失必要性而就此消亡。
届时,每一个人(半人半机械生物),都将成为事实上的,绝对自由的,单一个体——单身者,一如当下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独自生活的状况一样。
但也有越来越多人在思考,为什么单身者看似潇洒的背后,衰老的速度仍然很快,寿命也不够长?
学者指出,很多人所认为的“单身老得快、寿命短”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导致的:生理和心理。
暂且撇开有一定经济基础,力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单身者不谈,我们来看看现在社会上占据大头的“光棍”——尤其是部分因为物质条件不够好而被迫单身的人——由于生活习惯不好,生理问题无法满足,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可能会导致性格暴躁、压抑、自卑或是敏感。
对单身群体来说,未来更可怕的其实是孤独。
为了应对这些,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开始思考人类“续存”的问题。科幻之所以比迷信更有魅力和生命力,就在于科学幻想往往建立在,科学家们对当下具体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控之下,进行的合理而充满创造力的,想象与推理基础之上。
普通人当然不是科学家,会脱离现实柴米油盐想那么深奥渺远,但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却能够从社会万象中捕捉到变革前夜的蛛丝马迹。
譬如,当下全球各国的人口出生率都持续走低,人们结婚或结婚生育的意愿也越来越淡薄,而更倾向于个体对生活的触感与体验,更注重个体在短暂生命旅程中的种种收获与领悟,而不再看重传统的传宗接代,不再愿意为单纯延续后代而结婚生子。
并且,人们也越来越希望借助以科技手段比如冷冻身体、冷冻精子和卵子等方式,保持个体基因,以待明日世界。
而另一方面,当人们以更为广阔的眼光辨析这颗蓝色星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惊出一身冷汗。
文章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jkxlxzz.cn/zonghexinwen/2021/030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