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陪伴有心理问题的孩子,父母要先学会
有一个父亲来做心理咨询,孩子有抑郁症,作为父亲特别内疚,觉得自己既没有照顾好妈妈,也没有照顾好孩子。因为妈妈有将近十年的抑郁症,现在一直吃药维持着。孩子现在又有了抑郁症,爸爸特别困惑。总觉得自己需要为他们做点儿什么?于是来到这里做心理咨询。
以我的咨询经验,一般有心理问题的父母,孩子就会出现各种神经症或者抑郁症。同样,有神经症或者抑郁症的父母,孩子就容易出现重大的精神疾病。所以我经常说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逃避问题,那么孩子就学会了逃避问题。同样的,父母学会承担问题,孩子也就学会了承担问题。
一、怕犯错的妈妈就会有一个怕犯错的孩子,你不敢触碰的会把它扩大。
孩子的心理问题总是比父母重一些,究其原因,就是有心理问题的父母,总会焦虑,担心和恐惧。她们传递给孩子的也是这样,处处谨小慎微,做事如履薄冰。在做家庭教育中,一个妈妈更能影响孩子的认知。比如在吃饭上,孩子必须吃这样,一个孩子比较瘦,妈妈连续四年给孩子做的饭菜必须有两个鸡蛋,一个牛排。
当然最后孩子有了心理疾病,一个控制型的妈妈,就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妈妈。孩子不按照自己说的去做,自己就心慌。当一个妈妈,一切以安全感为主导,那么孩子就不能活出自己的快乐。因为探索就可能犯错,探索就需要勇气,探索就可能危险,所以一个失去探索性的人,就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人,就变成了一个死板的人,这样的人有病就正常不过了。
只有妈妈学会放手,孩子的病才会好,否则妈妈各种不允许,吃这个不健康,你只能吃那个。喝这个对身体不好,你必须喝那个才可以。孩子喜欢学习的妈妈觉得没用,妈妈让孩子补课的,孩子内心逆反,还不得不去做。表面上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妈妈的控制问题。所以教育孩子既不能放纵,也不能过度控制。
二、父母不要给孩子讲道理,这会引发隐性攻击,给孩子一个自省的机会。
有病的孩子难免出现很多攻击性,有的时候可能骂父母,更有的时候甚至会打父母,有的甚至摔东西。所以父母的陪伴就显得很重要,不会陪伴的父母总是要给孩子讲道理。好像孩子自己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好的,真实情况是孩子知道这样子不对,但是自己控制不住。如果家长允许孩子表达,孩子表达完了,自己自然会有一个内省,她会看到自己做的过分的地方,当她自己想改的时候,这个动力才是最大的。
有的父母这时候如果我给他讲道理,越讲他会越生气,甚至觉得自己这种破坏行为都很轻,不能表达自己内心更大的愤怒,这种情况强化了孩子的攻击性,父母越不允许的,孩子越是想做的。不只是孩子,即使对爱人和朋友,我们批判和讲道理都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所以暂时不管对错先认同,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没有一个批判和讲道理的父母能融入孩子的世界。
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要给孩子自己自醒体悟的空间,不要什么都给孩子答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父母,自己活得累,孩子也失去了探索的能力。一个严肃的父母,只有一个答案。只有一条路是对的,所有的道路都是弯路。一个豁达的父母,可以有很多条路。这样的父母首先打开了自己的限制,我们就能给孩子无限空间,所以说孩子的格局大小,很多地方是受父母限制的。
三、我们的内心深处是希望一个守在自己身边有病的孩子,还是希望一个独立健康的孩子。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有病的孩子,母亲的潜意识里面希望孩子有病,希望孩子无能,这样孩子就不离开自己。因为一个健康的孩子,一定要独立的思想,他们很容易离开家,去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建立自己的世界。可对于一个过度依赖的母亲来说,孩子离开自己是很可怕的。既担心孩子,又害怕自己面对孤单孤独。
父母内心不想放手,孩子成了父母的全部,有的孩子考大学工作了,很多妈妈悲痛欲绝。孩子离开自己去外地工作,父母担心是正常的,如果过度担心,甚至对分离撕心裂肺。那就变成了妈妈过度依赖孩子,那种病态的依恋源自于自己对父母的依恋。或者说自己还是一个孩子,从小依赖父母,长大了依赖自己的爱人,当过度依赖让自己的爱人也讨厌的时候。自己就会把依赖完全放到孩子身上。
文章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jkxlxzz.cn/zonghexinwen/2021/032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