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丨网络赌博是如何一步一步,把你推向了
上岸公众号(王海恰)
在这个工资上升速度远低于物价上升速度的时代,很多人都想赚快钱,让生活过得好一点。于是,不少披着“发财致富”的妖魔鬼怪应运而生,其中就包括危害极大的网络赌博。
有不少网友透露,自己因为网赌,欠债几十万、几百万,而自己每个月的工资不到1万,应该怎么弥补这个坑呢?还有救吗?
身为成年人,按理说都是理智的,应该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陷入无望的深渊中?
网赌为什么会上瘾?这就跟吸毒的原理是一致的。在你还有点担心、蜻蜓点水试一试的时候,他们会给你一点甜头,比如你投入1万块钱,转眼就赢了两三千,这种超高收益会给大脑一个强烈的刺激,让你短期内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产生兴奋感。
你看到了这种短期高收益,慢慢就会否定加班加点、劳心劳力工作的价值,就会想:如果好好研究一下,这样赚的钱,抵得过几十年上班的工资了。于是心思就离工作越来越远。
之后,你每一次赌博,可能会输,也可能会赢,这个是随机的。比如你前天赢了8万,昨天输了15万,但是今天又赢了10万,总的算起来,你还是赢了3万,不亏。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你对未来产生了美好的期望,你觉得下次一定会赢,可能会赚30万甚至50万,轻轻松松就可以买一辆不错的车了。
终于,你越陷越深,再也爬不起来,输得走投无路,倾家荡产。
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操作箱实验。在这个箱子里,老鼠通过按压扣栓棒,可以得到食物。渐渐地,老鼠吸取了教训,一感到饥饿,它就会重复自己之前的行为。
当斯金纳停止给老鼠提供食物时,它很快就停止按压。但是,偶尔给它的行为给出反馈,也就是间歇性地提供食物,那老鼠就会一直按下去。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让老鼠心存希望,如果按压10次没有得到食物,老鼠会认为按压20次,30次后可以得到食物。
后来斯金纳用鸽子代替老鼠,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间歇性地对鸽子叼琢钥匙的行为给予奖励,那鸽子就会继续坚持下去,这个重复的次数,可能是几百上千次。
对别人的行为进行不定期的强化,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不定比率程式。一个不可预测的强化程式,比一个可以预测的强化程式的作用更强,能让某个行为更加牢固、更加稳定。
网赌的操控者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虽然你大多数时候是输钱,但是偶尔还是会赢,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人产生了侥幸心理。赌民们看到了0成本高收益的回报,这个0成本不是说0本金,而是说不需要任何劳动,只需要拿自己本来就有的本金放进去,就可能得到很高的回报。
正是因为人们对超高收益的觊觎,对金山银山的期盼,对工作的茫然的厌倦,很多投机者拼尽全力抓住这道虚幻的光芒,妄想一步登天,翻转自己的人生。
赌民们很少意识到,自己就是操作箱里的老鼠和鸽子,一次一次被玩弄于鼓掌之中,而背后的“实验操控者”,利用了这种认知不对称,赚取了大量的智商税。
在赌博中,很多人还抱有这样的心态:风水轮流转,既然前面都输了,不可能每次都是我输吧,下次一定会赢,或者某一次肯定会翻盘,不仅要把以前输的都补回来,还要大赚一笔,所以我不能放弃。
投资领域有一个词叫做赌徒谬论,意思是,本来是相互独立事件,但是你误以为每次发生的结果,都跟之前有关联,并且进一步认为,前面没有发生的事情,下一次发生的概率就应该提高。
这是个概率问题,其实我们在高中数学课上就接触过。对于相互独立事件,每一次得到的结果,并不影响下一次的结果,而不独立事件,才会互相影响。而赌博、孩子的性别,就是相互独立事件。
举个例子,一个箱子里面有A~Z共26个球,只有C球里面有1万元奖金,每一次摸到A~Z球的概率都是相同的,都是1/26。
在第1次的实验中,抓到A球和抓到C球是互斥的,抓到A就不可能是C。
而且,第1次抓到了A球,并不会提高第2次抓到C球的概率,P(A)和P(C)是相互独立事件(P指概率)。同理,就算你前1000次都没有抓到C球,没有获得奖金,那么第1001次,很有可能也抓不到C球,抓到它的概率都只是1/26。
文章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jkxlxzz.cn/zonghexinwen/2021/0901/987.html